在贵港地区使用吨袋包装生石灰并装入集装箱时,需结合生石灰的特性(吸潮、遇水放热、可能具有腐蚀性)及集装箱运输要求,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吨袋选择与包装准备
1. 吨袋材质要求
- 选用 防潮型吨袋(如内衬聚乙烯薄膜的集装袋),避免生石灰吸潮失效或结块。
- 吨袋承重需匹配货物重量,通常单袋重量控制在 1-2吨(不超过吨袋额定载重,且需符合集装箱载重限制,20尺柜限重约28吨,40尺柜限重约30吨)。
- 检查吨袋完整性:无破损、缝线牢固,底部和吊带无老化或断裂风险。
2. 包装操作
- 生石灰需干燥灌装,避免混入水分或杂质。
- 灌装后吨袋需扎紧袋口,可采用双层绳扎或热封,确保密封防潮。
二、集装箱准备与预处理
1. 集装箱选型
- 优先使用 干货集装箱(20尺或40尺),确保箱体清洁、干燥、无破损,尤其需检查箱顶和侧板是否漏水。
- 若运输长途或雨季,可考虑使用 开顶箱或框架箱(需额外覆盖防水布),但需加强防潮措施。
2. 箱内防潮处理
- 箱底铺垫 防潮材料(如塑料垫板、木板或防水帆布),高度不低于5厘米,隔绝地面潮气。
- 箱内四角放置 干燥剂(如硅胶袋、生石灰干燥剂,每20尺柜建议放置10-20公斤),减少内部湿气。
三、吨袋装箱与堆放加固
1. 吊装与堆放
- 使用叉车或起重机平稳吊装吨袋,避免碰撞箱体或吨袋破损。
- 堆放方式:
- 单层平铺:吨袋底部对齐,紧密排列,避免滑动(可在层间铺设防滑垫或薄木板)。
- 多层堆叠:层数不超过3层(视吨袋承重能力而定),上层吨袋需位于下层吨袋中心正上方,防止重心偏移。
- 20尺柜容积约28立方米,单袋体积若为1.2m×1.2m×1.2m(1.728m³),可装约16袋(总重约28吨,需留10%载重余量)。
2. 加固与防护
- 吨袋与集装箱内壁间隙用 充气袋、泡沫板或木楔 填充,防止运输中晃动摩擦。
- 顶部用 尼龙绳或网罩 固定,吊带需完全脱离吨袋(避免承重时撕裂)。
- 箱门处吨袋需用 钢丝绳或捆绑带 横向固定,防止开门时倾倒。
四、防潮与安全措施
1. 全程防潮密封
- 装箱后立即关闭箱门,使用 防水胶带密封门缝,必要时在箱门内侧覆盖塑料布。
- 若运输途中可能遇雨,可在集装箱外部覆盖防水帆布并绑扎牢固。
2. 危险品运输合规性
- 生石灰(氧化钙,UN编号1910)属于 8类腐蚀性物质,需按危险品运输要求:
- 向港口/物流部门申报危险品信息,粘贴“腐蚀性物质”警示标志。
- 运输车辆需具备危险品运输资质,驾驶员需持危险品运输证。
- 贵港本地物流(如覃塘区港口)可能有额外要求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货代或堆场。
五、装卸与应急处理
1. 装卸注意事项
- 作业人员需佩戴 防护手套、护目镜、长袖工作服,避免生石灰接触皮肤或眼睛(遇水放热可能造成灼伤)。
- 轻吊轻放,禁止拖曳吨袋,防止摩擦破损。
2. 意外情况处理
- 若吨袋破损漏料,立即用塑料布覆盖并清扫,避免生石灰遇水生成氢氧化钙(强碱性,腐蚀性增强)。
- 若皮肤接触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;若入眼,需立即就医。
六、总结流程
1. 选袋:防潮吨袋,检查承重与密封性。
2. 装箱:干燥集装箱预处理,铺垫防潮材料,平稳吊装堆放。
3. 加固:填充间隙,固定吨袋,密封箱门。
4. 合规:申报危险品,粘贴警示标志,确认运输资质。
5. 监控:运输途中避免雨淋,定期检查箱体密封情况。
建议结合贵港当地物流标准(如贵港港、覃塘区货运站的具体要求),提前与港口、货代沟通,确保操作合规高效。